你對保健食品怎么看?
還不錯啊,可以調理身體,狀態不好的時候吃,一段時間后就真的能看到效果。
——@小菲
就是騙老人錢的,說了多少次不讓他們買,就是不聽!!
——@不會跑的鳥

提到保健食品,人們的想法總是出現這樣兩個極端,有人認為可以吃,對身體沒有壞處。但有的人卻深惡痛絕。其實,保健食品這個東西因人而異,有些產品對身體機能是有調節作用的。只是很多人對它存在一些誤解,對它并不了解。
什么是保健食品?,為什么“人人喊打”?
有人認為保健食品就是藥,其實不然。保健食品是食品與藥品的過渡品,既能夠調節人體機能,又兼具食品的營養成分,不像藥品,長期吃有一定毒副作用,也不像食品,無法幫助人體吸收營養。因此,保健食品是人體實施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,是一種可以長期吃的養護健康的產品。
那為什么很多人不認可呢?因為“保健食品”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,加上中醫中藥、養生保健都是一種慢慢調理的過程,給人帶來的健康變化、或者治病過程不像西醫的化學藥物、手術那樣干脆直接,所以一直被人詬病和懷疑。

也正因為如此,有不少不良企業和個人打著中醫中藥、養生保健的旗號招搖撞騙,兜售假冒偽劣產品。在被消費者投訴產品無效果時,推到了中醫中藥“慢病慢治”的理論上,從而給保健食品行業制造了太多的“不堪”。
很多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厭惡感,正是來自于被瘋狂營銷后,產生的被騙感與失望感。
因此,保健食品市場確實亟需整頓。尤其是那些趁著保健食品市場的不成熟,利欲熏心,趁亂渾水摸魚者、弄虛作假者、招搖撞騙者,理應受到嚴厲的制裁!
不要誤讀,正視保健食品
有人在吃保健食品后會有這樣的想法:“可能是因為中藥、保健食品見效慢,吃了以后毫無反應,所以我們懷疑他們是騙子。”但他們并不知道,慢治也許是“拔根”的,是不會像吃西藥那樣容易復發的!中醫中藥、保健養生強調的是“慢病慢治,剝繭抽絲”。
保健、養生都脫胎于中醫中藥。所以,“保健”二字的誕生,與中醫藥直接相關。

中醫藥養生保健是中醫理論和實踐的一部分,很多保健食品組方非常科學,所以,之前就有把保健食品稱為保健藥品的說法!而且,很多保健食品實際上非常注重對癥下藥和配合用藥的綜合診治,常常是多原料混合配方,甚至是由一些百年名方轉變而來,利用現代生物醫藥科技,將湯藥濃縮成便攜的膠囊、片劑,方便我們服用和攜帶。
雖然在《保健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》的發布中提到“保健品不能治療疾病”,但也只是說“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”。也就是說,“指南”沒有全面否定保健食品可以治療疾病的功能。只不過提醒了消費者注意商家的營銷行為,以免有些商家“將保健食品當藥賣”,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。這也是有關部門針對保健食品市場良莠不齊、褒貶不一而產生的折衷措施。只要你的保健食品效果好,真材實料,保質保量,還是會受到百姓歡迎的。
其實,保健食品很好理解,就是保護健康的產品。到了一定年齡,大家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維持體內平衡,有堅持鍛煉身體的,有吃養生餐的,也有吃保健產品的。所以呢,保健食品其實只是維持身體健康平衡的一種方式。